「我另外有羊,不屬這圈裏的,我必須領牠們來,牠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約10:16)
這節經文是:耶穌關於自己普世救贖計劃和宣教使命的宣言。
- 另外的羊,不屬這圈: 對猶太聽眾來說,「這圈」最自然的理解是指以色列民(當時以猶太人為主的信徒群體)。那麼「另外的羊」是誰?
- 解釋1:失散的以色列支派。 彌賽亞的任務之一就是尋回並聯合所有以色列人(賽 11:12;耶 31:8)。
- 解釋2:外邦人。 先知書也預言了外邦人將歸向以色列的神(賽 2:2-4, 49:6, 56:6-8;亞 8:20-23)。彌賽亞將成為「外邦人的光」。這個解釋更符合早期教會的發展。
- 必須領來: 這不是可選項,而是上帝救贖計劃中的必然部分,是彌賽亞必須完成的使命。
- 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耶穌在此宣稱自己就是那位將要聯合上帝所有子民(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或是失散的支派)的獨一無二的彌賽亞牧者。注意這裡用的是「一群」,而不是「一個圈」,暗示最終的合一是在同一位牧者領導下的屬靈聯合,而非必然在同一個地理或文化圍欄內。
我們已經是被領回來的羊,在基督裡如同在一個安穩溫暖的羊圈中,享受著好牧人耶穌的看顧、餵養與保護。這是何等大的恩典!我們為此感恩,也珍惜在主裡的敬拜、團契與平安。然而,好牧人的心,從未僅僅滿足於圈內的安穩。祂在約翰福音中清晰地告訴我們:「我另外有羊,不屬這圈裡的,我必須領牠們來。」這句話,是祂心底對失喪靈魂的深切呼喚,也是對我們這些已蒙恩之人的神聖託付。
「另外的羊」在哪裡? 他們就在我們的社區、職場、校園,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軌跡中。他們或許是我們在曼城的新鄰居,是語言文化相近的同胞,也可能是背景迥異的本地朋友。他們的心靈,同樣在尋找平安、意義和永恆的盼望,只是尚未聽見好牧人的聲音。
主耶穌說:「我必須領牠們來。」這份「必須」,帶著祂的愛與迫切。今天,祂邀請我們參與在這偉大的使命中。走出我們舒適的羊圈,不是要離開主的保護,而是要帶著主的愛與能力,成為祂尋找迷羊的使者。這不一定意味著遠赴他鄉,它可以從身邊做起: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句真誠的關懷,一次勇敢的福音分享,一個為鄰舍需要的禱告。當我們願意為著主的心意,跨出信心的一小步,聖靈便會引導我們,賜我們智慧和勇氣。
弟兄姊妹,讓我們不單享受圈內的豐盛,更要懷抱牧者的心腸。讓我們敏銳於周遭的需要,勇敢地走出羊圈,用生命見證主的愛,用口傳揚祂的救恩,直到更多「另外的羊」被尋回,與我們一同歸入好牧人的羊群,同享永生的福樂。
願我們都成為神國使命的忠心參與者!
葉天仁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