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段母親與兒子的睡前對話,
兒子:媽媽,我感到有些焦慮。
媽媽:焦慮時,你是怎樣的?
兒子:會睡不著,腦袋裡會不停想著不好的事會發生,然後會感到害怕,個心會跳
得快。
媽媽:發生了甚麼事嗎?
兒子:我不想說。
媽媽:明白。你擔心我會責備你,所以你不想告訴我嗎?
兒子(點點頭):我只想告訴你我有焦慮,可以如何處理?
媽媽:那你能告訴我,你腦裡不停想著不好的事會發生,那些不好的事包括甚麼呢?
兒子:我擔心明天會被老師責備,被老師罸留堂,還有我擔心老師責備我時,我會
緊張,甚至可能我會流眼淚。我不想我會流眼淚。
媽媽:被老師責備,你會在意,會緊張,是好事呀! 難過自然就會流眼淚,眼淚是
我們的好朋友,它會告訴我們在意的事,所以你會流眼淚也是好事呀。
兒子:但我不想在其他人面前哭,感覺很尷尬。
媽媽:明白。的確會感覺尷尬。那你盡量忍下,真忍不住,就告訴自己的眼淚,等
會兒會找個地方把它哭出來。
兒子:但我仍然感到焦慮,可以怎麼辦?
媽媽:你的焦慮是來自自己,還是與人有關的?
兒子:與人有關的。
媽媽:是因為會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嗎?
兒子:是。
媽媽:我很高興你是一個重視關係的人。他知道你重視你們之間的關係嗎?
兒子:我給他發短訊,他沒有回覆我。
媽媽:你是因為對他說了或做了不該做的事嗎?
兒子:我想是,但我不是故意的,我起初只是想開玩笑。
媽媽:明白。那你誠心道歉了,對方都有權接受或不接受的。或許他需要一些時間。
兒子 :但我害怕他告訴老師,然後老師會罰我。
媽媽:如果真的做錯了,被老師罰也是應該的,為自己做的事負責,勇敢承擔後果,
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我相信你經歷了這焦慮,知道自己是重視關係的,也不想傷害對方,你以後就更懂得為自己做選擇,對嗎? 相信你以後開玩笑也知道底線在哪裡。
兒子:是的,媽媽,但我仍然感到焦慮,怎麼辦?
媽媽:你想不想一起禱告,將這件事交託上帝?
兒子:想。
於是媽媽一起和兒子禱告,將心中的憂慮交託,並記念那位同學,希望他能安好。禱告完,兒子:媽媽,但我仍然感到焦慮,怎麼辦?
媽媽(輕輕地拍著他):我陪你。不過我想這焦慮明天才會真正完結,我可以陪你一起同焦慮相處,除了天父,我同爸爸都愛你,所以不要害怕,無論甚麼結果,我們都愛你。
數分鐘後,兒子睡著了。第二天放學時,
媽媽:你的焦慮還在嗎?
兒子:不在了,同學在學校也親自回覆了我。我們今天也在一起玩。
弟兄姊妹,其實每一種情緒都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只有好好和情緒相處,明白情緒背後我們真正在意的東西,我們才能做出更適切自己的決定。當然要處理已累積了很久的情緒,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愛心與接納,願上帝的恩典幫助我們。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
李萍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