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聖座禮儀聖事部」按教宗方濟各的意願於2016年6月10日 頒布法令,將每一年7月22日「聖抹大拉馬利亞記念日」提升為「慶日」,以表示抹大拉馬利亞與其他使徒一樣。教宗方濟各重申,聖抹大拉馬利亞是「宗徒們中的宗徒」,是福音真正的使者。
誠然,教會普遍較少談論抹大拉馬利亞,因為她的事跡只記載在福音書裡,而且涉及的經文不多。不過,抹大拉馬利亞在耶穌時代,在門徒群體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她是耶穌基督復活第一目擊證人。如此重要,難怪梵蒂岡給予抹大拉馬利亞如此地位,與使徒同等。今回教牧分享,讓我們透過抹大拉馬利亞的事奉以及她在復活清晨的經歷一起反思耶穌基督復活與我們的關係,我們該如何回應耶穌基督復活這個歷史事件。
根據《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曾經將七個鬼從抹大拉馬利亞身上趕出。經歷過耶穌的拯救,抹大拉馬利亞便忠心跟隨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宣講天國近了的好信息。她和好些婦女成為耶穌宣教團隊的支持者以及供應者(8:1-3)。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近六個小時,抹大拉馬利亞全程遠遠地觀看(太27:55-56)。又當耶穌被埋葬的時候,抹大拉馬利亞走到墳墓外守候(太27:59-61)。在耶穌復活的清晨,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其他婦女再到墳墓那裡,她們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可16:1)。我們看見抹大拉馬利亞自始至終是個忠心跟隨耶穌的門徒。蒙主拯救,委身服事,原是理所當然的,正如保羅在的勸勉「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願抹大拉馬利亞的生命激勵我們。
四部福音書均有記載婦女們在主復活的清晨前往耶穌的墳墓,然而《約翰福音》卻把焦點放在抹大拉馬利亞一個人身上(約20:1-18)。細閱《約翰福音》這一段經文,我們會不會想到,當馬利亞遇見復活主的一刻,她是如何定義正與她說話的耶穌呢? 有理由相信,馬利亞好想留住耶穌,問清楚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明明親眼看見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又明明看見耶穌被人埋葬,為何耶穌現在卻活生生出現在自己眼前。太多疑團,太多不明白的地方,有待了解。可是,經文卻顯示,馬利亞跟本沒有機會去問耶穌(約20:17)。所以,當抹大拉馬利亞遇見復活主的一刻,有可能她跟本不能即時確認站在她面前的耶穌,是死而復活的耶穌。誠然,經文都交代了,即使是耶穌的入室弟子彼得和約翰,他們都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裏復活(約20:9)。或許,馬利亞能夠確認的,就是現在站著跟她說話的,是先前與她相處過一段日子的耶穌,是自己的「拉波尼」。
那麼,抹大拉馬利亞以至門徒何時才確信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呢? 按《使徒行傳》記載,耶穌復活之後,用四十天時間向跟隨他的人顯現,包括抹大拉馬利亞,向他們講說神國的事。上帝安排這四十天時間,或許是讓那些跟隨耶穌的人去消化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四十天之後,身體復活的耶穌基督升天。隨後聖靈降臨,聖靈澆灌在門徒群體,讓他們相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他已經從死裡復活。這樣,我們看見《使徒行傳》一系列宣講耶穌是基督並且他已經死而復活了的故事。
耶穌基督復活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對於耶穌基督復活,我們需要有知識層面的裝備,也需要有主觀的經歷。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從小在教會長大,又或者年復年參與教會復活節崇拜,就以為自己已經相信了耶穌基督復活的真理。信仰需要更生,根深柢固的真理更加需要被活化。我們要從上帝的話語裡認識「耶穌基督復活」的真理,我們又要與復活主聯合,建立真正的關係,在生活之中經歷他復活的大能。這樣,我們才能有十足的信心宣告「He is risen」。當我們真心地相信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了,我們就能與歷世歷代忠心的信徒一起,向人宣講「He is risen」。He is risen indeed alleluia.
陳志鵬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