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年青的時候,因為拍拖的緣故,跟著當時男朋友(現時丈夫)轉了教會,由原本一間溫馨的小型教會,轉去了一間大型教會,除了男朋友外,幾乎沒有認識的人,男友為了幫助我能融入教會生活,建立屬於自己的小組支援系統,於是鼓勵我參與事奉。這方法果然有效,於是我有了我第一批相熟的弟兄姊妹,他們至今仍是我在該教會最好的姊妹。
曼宣因為BNO5+1的政策,多了許多新的弟兄姊妹,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彼此雖然同一信仰,但要重新建立相熟的弟兄姊妹,相信仍然要一段時間。若要問我有何快捷的途徑,可以建立關係?我會說一定是一起事奉。事奉聽起來是我們在付出自己的時間或精力,去服侍教會,去服侍人。但事奉又何嘗不是在幫助我們成長呢? 幫助我們實踐上帝的吩咐,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幫助我們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幫助我們懂得如何愛與被愛……
雖然坊間有許多書籍,教人怎樣認識自己或建立自己的人格個性,以致我們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夫婦關係、親子關係,甚至有更成功的事業等等。但我仍然認為人要找到自己的本質,即是上帝在創造時看著是「好」的那個自己,才是最快樂的,找到那獨一無二的真我,我們才能活出自在。而教會眾弟兄姊妹就是我們的同路人,在這群體裡,我們透過相處,來彼此認識,也認識自己,認識上帝。
當我們信了耶穌之後,就有兩種力量幫助我們成長,一是神的話──聖經,另一是──聖靈。透過和肢體的相交生活,我們認識到自己性情上的限制、缺陋,然後願意順從上帝話語的教導或聖靈的提醒,除去不好的個性,而培養良好的個性。在上帝的愛和憐憫之下,經歷祂的醫治,也藉著祂的愛和憐憫,我們能夠接納自己,也包容別人的個性。
願我們能發現我們的個性在信仰裡的改變,使自己的個性不要成為我們信仰進深及肢體相交生活的絆腳石。同樣,也願我們能了解別人在個性上的困擾,包容並適時幫助別人,讓人的個性不要成為教會的阻力,反而是教會成長的助力。
「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裏禱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猶18-21)
讓我們彼此提醒並儆醒過活!
李 萍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