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香港牧會時,我有一位主內友好弟兄,互相認識不過兩、三年,便已經與一班兄姊一起去日本旅行。弟兄之間一起泡溫泉,也能彼此真誠分享生活與靈命的掙扎。我們都喜歡攝影,常常交流心得,甚至在我按立為牧者的那天,也是邀請他幫忙擔任大會攝影。可惜數年前他患上重病,後期更長期臥床。還記得在COVID-19期間,我離港移英前特地到他家探望,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不到半年,他便安息主懷,消息傳來,令我心裡十分難過。
回想那次探望,仍深感感恩。我們能夠一同禱告、談天,懷念過往的主恩與同行。這段回憶讓我體會到我們在世不過是客旅,與主內肢體的相交並非必然,而是一份寶貴的恩典。每一次相聚、每一次對話,其實都是神所賜的機會。若我們一再錯過、忽略,或許下一次就不再有了。
來到英國後,也常聽弟兄姊妹說:「生活忙碌,很難抽倒時間建立深交」、「教會人多,氣氛不夠親密,崇拜完大家就各自離去。」甚至有些人漸漸只留在網上參與,久而久之,信仰變得孤單。誠然,移居他鄉生活節奏與文化不同,但這不應成為我們彼此疏離的理由。真正的團契生活,不是等出現的,而是需要我們每一位參與者主動去經營。不要只等人來邀請,我們也能踏出一步,去參與、關心、問候、分享,彼此建立。
聖經提醒我們:「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10:24–25) 相交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信徒屬靈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環。若我們相信,每一位遇見的弟兄姊妹,都是神為我們預備的同行者,那麼我們又怎能選擇獨行?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主裡我們是一家人。或許你今天仍未找到「屬靈好友」,但這不代表將來沒有可能。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活在當下,把握相交」。願你我都學習珍惜每一次見面、每一句真誠的問候與每一個代禱的機會,因為這些,正是主在我們教會中賜下的恩典與祝福。
楊嘉駿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