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從教牧退修、青少年事工及堂會計劃中,同工不約而同地提到希望幫助弟兄姊妹扎根於聖經,進而思考推行門訓。要籌辦門徒訓練,訂定教學內容及教材其實並非難事:坊間不同宗派都有出版各具特色的門徒訓練課程,任君選擇。但要塑造委身基督的門徒,所具備的不單是知識,而是願意改變及放下自己、以耶穌基督為榜樣、愛神愛人並願意實踐大使命。這些都是生命的改變。
要生命改變,上帝的話是改變人心的:查經、釋經訓練是必需的。實踐大使命、傳福音、佈道事奉,建立心志不在話下。至於放下自己、效法基督的生命成長,則會因個人成長經歷、恩賜及陰暗面、信仰歷程而異。當然屬靈操練靈修禱告退修,都是雕琢生命、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過程。可是這樣生命的改變,是沒有一本天書可以「倒模」般造出來。
主耶穌在初召門徒時的過程,給了一點提示:
“又過了一天,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裏。他見耶穌走過,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 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對他說:「拉比,你在哪裏住?」(「拉比」翻出來就是老師。)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這一天他們就跟他同住;那時大約是下午四點鐘。聽了約翰的話而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他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約1:35-41)
這兩位門徒(其中一位是安德烈)按照施洗約翰的轉介去跟從主耶穌。主耶穌並非立即搬出衪的門徒訓練大綱,反問他們想要什麼。而原來從這兩位跟從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最重視的,亦並非是課程要求。他們最想知道這位老師是什麼人,認識這拉比的生活、去衪的住處看看衪如何生活。而主耶穌亦歡迎他們的要求,付出時間及空間跟他們一起生活,讓他們認識到耶穌基督的身份「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5:41)。門徒訓練的場境,要感染生命改變,就是如此即時、透明、具體、生活化。
我們今日的門徒訓練,當然是指向弟兄姊妹認識上帝。除有形式的課程安排外,亦需要非形式的生活經歷,透過導師生命的分享參與結連、認識,彼此守望,塑造生命。以年青人的群體為例,就是在hea、chill的時候、有感情前途家庭朋友需要時點滴累積的信任中,指點關懷介入。我回想自己的屬靈學習經歷,沒有讀過有系統的門徒訓練課程。我卻遇到許多成為我榜樣的牧者、神學生、基督徒老師、團契導師、友伴同儕,指導我如何在屬靈階段一步一步「升呢」。「以生命影響生命」就是這意思。
在未來新學年,各堂兒童至青少年、大專升級升團人數不少。這意味著更多青少年需要被造就,委身基督,甚至成為下一代又下一代的青少年事奉者。青少年是人生中既急速又具影響力的日子,我們眼前在英國的年青人,他們的需要已來到我們面前。你願意開放踏出,同以生命承傳建立這一代的青少年為主的門徒嗎?
游鳳賢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