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九月底,全球華人都在慶祝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然而,對猶太人來說,今年的九月底至十月初,是他們傳統的大節期──住棚節。今週教牧分享,讓我們稍稍重溫住棚節的起源,又我們再次思想這個節期對基督徒的意義。
古代以色列人有三大朝聖節期,分別為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住棚節就是三大節期的最後一個節期。住棚節大約在每年陽曆九月至十月之間,而今年的住棚節就由九月三十日黃昏日落開始,直至十月六日黃昏日落時結束。「住棚節」希伯來文音譯 Sukkot,是棚屋的意思。綜合《利未記》廿三章以及《民數記》廿九章的經文,在每年神聖的贖罪日後五天,就是為期七天的住棚節,期間以色列人要按著上帝的吩咐獻祭,並且要住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帳棚,棚頂要用樹枝或樹葉遮蓋。這是為記念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以色列人住在臨時搭建的棚篷裏。以色列人會在五旬節慶祝春天的收成,而住棚節就會慶祝秋天的收成。故此,住棚節又名「收藏節」。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要在節期裡拿地上的出產在祂面前歡樂七天。所以,以色列人會在臨時搭建的帳棚裏擺放不同的水果和農作物。住棚節就是一個充滿喜樂的節期。在住棚節結束的時間,以色列人會為秋雨的來臨禱告,祈求上主賜福來年的收成。
誠然,住棚節是個充滿預表的節期。住棚節的設立預表將來彌賽亞的降生。約翰告訴我們,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世人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和真理。而馬太也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就是那位被稱為「以馬內利」的上帝,因為祂樂意與人同在。此外,住棚節的設立又預表將來新天新地,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在。那時,列國都要歸向至高永恆的上帝。
時至今天,在住棚節期間,許多猶太人家庭的露台或者花園都會搭建一些臨時帳棚。他們會在帳棚裡用飯,有些甚至在帳棚裡睡覺。從主後七十年聖殿被毀那時開始,猶太人再沒機會獻祭。故此,現今的猶太人會在住棚節期間誦讀《傳道書》,藉以提醒自己要敬畏那創天造地的耶和華。然而,對基督徒來說,住棚節有甚麼提醒呢?對基督徒來說,住棚節具有多重提醒。不過,住棚節核心信息依然是「上帝與人同在」。昔日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候,上帝用大能的手使紅海的水分開拯救了他們。在行走曠野的日子,上帝以祂的信實和慈愛為以色列人送上源源不絕的嗎哪。以色列人進入了上帝的同在,同時又經歷了祂所施行的神蹟奇事。今天,我們各人的際遇不同,或許處於人生的高峰,又或許是低谷。住棚節提醒我們,無論我們的境況如何,上帝昔日在曠野與以色列人同住,今天仍然與我們同在。有人說:「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這套世上的哲理與我們的信仰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呢!人生總會經歷難處,而難處卻往往盛載上帝的恩典。
為此,好想點選一首歌給大家聽,歌名叫【有神同往】。副歌提到「也許天色未應許常藍,挫折也不短暫,但路上有神同往,未怕失意孤單。」願意在天地之間,有上主成為我們的幫助。願上主興起你和我。
陳志鵬傳道
